会议专题

落实”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和交流传播,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文化支撑

中国的提线木偶戏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早在一千年前的唐末五代,即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作为剧团自身,明确地把“传承古稀剧种艺术”作为剧团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抢救保护传统剧目、表演艺术、剧种音乐、制作工艺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工作摆在剧团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创作演出新的剧、节目时,既强调对剧种本体艺术、艺术风貌和技艺特点、审美特色的坚守和保护,也强调在吸纳国内外其他剧种艺术手法、艺术手段、艺术观念时,注意不使本剧种的个性受到弱化和变异。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在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的同时,更应该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开拓交流传播渠道,学习和运用新媒体手段,丰富传播手段,提高传播实效,更好地发挥独特的桥梁作用,为提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提线木偶戏 艺术风格 文化传承 传播策略

王景贤

泉州市木偶剧团

国内会议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建泉州

中文

296-304

201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