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家國無窮淚--陳寶琛《聽水齋詞》研究
以”末代帝师」身分为人称道的陈宝琛,在政治上是一位自始至终效忠清室的忠臣;在文学上则属「同光体」的闽地代表.历来关于其政治选择与诗歌成就的讨论已多,故本文拟由其加入遗民词社——须社后的词作《听水斋词》一卷出发,探讨其透过词体创作与其他遗民互动的过程.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陈宝琛在词学风格的选择上,显然与须社精神领袖朱祖谋有别,而较倾向于其同乡先贤谢章铤.这样的差异使得陈氏词风在社内形成「别调」,不受朱祖谋青睐,但总括而言,陈氏《听水斋词》43首,抒发的多是与社友相同的离别之痛,内容亦多为表达故国之思、今昔之感的遗民书写.在忠于其政治选择上,陈宝琛其人其词都为堪为忠君爱国的「清遗民」代表.
晚清诗词 陈宝琛 《听水斋词》 创作思想 词学风格
方妙鳳
彰化師範大學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10
2014-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