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花間集》校勘的幾點說明

自宋迄清,《花间集》版本较多。本次校勘的原则是:兼顾是非、异同,并作相应按断,一并写入校勘记中。本来,按照一般的校勘习惯,假借字、异体字是不需出校的。但假借、异体字,又确实是两个书写不同的字,刻书者选择书写不同的字体,有时也许并不仅是用字习惯问题。并且,假借字、异体字也是构成版本的整体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比勘版本的人,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对一个版本的鲜明印象,就是和这个本子的用字特点密不可分的。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留存不同版本之真,方便读者和研究者一册在手,即可详知各本文字出入、歧异情况,免去手头版本不全之苦与四处访书的奔波翻检之劳,本次校勘对各个版本使用的假借、异体字,亦出校记,同时对于古今学者重视、熟知的《花间集》版本,诸如晁谦之跋本、鄂州册子纸本、吴讷《百家词》钞本、汤评朱墨套印本等,笔者不拟再谈。对于近人校理《花间集》时不取而为本书取校之版本,这里略作叙说,以见其概。本书因重新编列《花间集校注》目录,为避兔重复,未采毛本之总目。但为了存留版本之真,让读者了解底本、毛本暨各本总目真相,这里将宋明清各本《花间集》总目分为无总目、总目为简目、总目为详目三类。

《花间集》 文本校勘 版本管理 目录编排

楊景龍

安陽師範學院文學院

国内会议

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52-56

2014-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