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竹山词》对前代优秀文学遗产的继承与创新

蒋捷在搦管之际,充分调动其深厚的文学素养,打破词体门限,广泛学习、借鉴和继承包括楚骚、辞赋、诗文在内的前代优秀文学遗产,通过模拟、仿效、借鉴一些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来继承前代优秀文学遗产,同时,通过在作品中贯注深厚的主体精神、情感体验以及更广阔的时代内容,使作品带上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在继承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有鲜明的创新。蒋捷对于前代优秀文学遗产的学习和借鉴,绝不是仅仅流于形式体制层面,而是有一个深入体认、精细涵泳的接受和内化的过程,因而在精神实质上比他的一些先行先试者更能接近学习、效仿的对象,比如”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便比稼轩”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更得《招魂》之神理;”瑞鹤仙”<寿东轩立冬前一日》,在形式体制层面和精神内涵层面均神似《醉翁亭记》,较之黄庭坚之步趋原作更胜一筹。这是蒋捷能在名家众多的宋末词坛上卓然特立,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宋代诗词 《竹山词》 蒋捷 文化传承 创新理念
路成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11-115
2014-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