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探讨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围绕生态省建设总体目标,在一个统一的监控平台上集成水环境、大气环境、重点污染源、饮用水源地、辐射环境、机动车尾气、危险废物、固定风险源等八大环境要素,共享唯一数据,通过组建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控中心,统一归口管理,出台一套环境监控管理办法,实现对全省生态环境的现代化监管是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文章详细阐述了”1831”系统建设的意义、内容、实施成效等.该系统充分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构建统一的环境监控平台,包括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络支撑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库平台、GIS服务平台等基础技术平台,将全省各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管理信息集中,对全省环境信息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信息展示,满足环境质量预测、预报、评价、考核等管理工作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监控,对各行政区域的环境治理进行考核,对环境总量进行控制,为环境管理者、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智慧“1831”最大程度体现了政府信息公开,搭建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把问题化解在一线,形成共识。
生态环境 监控系统 统筹管理 信息服务
何春银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南京 210036
国内会议
第11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分论坛暨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24-3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