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妊娠期突发性脂肪肝的护理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是妊娠晚期特有而又少见的致命性疾病.该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据既往文献报道,母儿死亡率分别为75%和85%.但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则母亲死亡率得到降低,婴儿死亡率亦可降至58.3%.该病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炎相似,表现为突然发生持续性恶心、呕吐并伴上腹疼痛,厌油食,呕吐物先为食物,后为咖啡样物.有明显的腹胀及全身出血倾向,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易发生早产、死胎.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做人工肝治疗,现介绍1例本院AFLP患者治疗、护理的临床资料及心得体会.AFLP的病因不明。由于AFLP发生于妊娠晚期,且只有终止妊娠才有痊愈的希望,故推测妊娠引起的激素变化,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致游离脂肪酸堆积在肝细胞和肾、胰、脑等其他脏器造成多脏器损害。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处理时期的早晚与本病的预后密切相关,保守治疗母婴死亡率极高,应尽可能早期行肝穿刺确诊。到脏器衰竭后,有出血倾向时,做肝穿刺危险不宜进行确诊后,应迅速分娩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治疗。可采取卧床休息给予低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保证足够热卡,静滴葡萄糖纠正低血糖;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等一般疗法。亦可采取换血或血浆置换、成分输血、保肝治疗、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终止妊娠等措施。产后仍需支持疗法,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休息,不宜哺乳。经上述治疗,多数产妇病情改善,预后良好。肝脏损害一般在产后4周能康复无慢性肝病后遗症少数患者虽经迅速终止妊娠及上述各种方法治疗,病情继续恶化的,可考虑肝脏移植文献报道对不可逆肝衰者肝移植确能提高生存率。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病理机制 临床治疗 护理干预

牛志霞 张慧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亚洲骨科护理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341-344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