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扩展效应下三检测器凝胶渗透色谱三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分析与比较
多检测器凝胶渗透色谱(GPC)由于仪器扩展效应的存在,对不同检测方法测定数据的分析较传统GPC更为复杂。以往的研究更多依赖模拟流出曲线的分布函数,结果很不一致。通过研究不同测试方法下得到的校正曲线,来分析和比较每种方法测定的各种平均分子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三种方法是传统GPC(C-C)、GPC与光散射检测器联用(LS)和GPC与粘度检测器联用(VS)方法。三种方法测定的平均分子量结果显示,三种不同的平均分子量对应着三个不同的交点位置。哪种平均分子量相同,取决于光散射法校正曲线和粘度法校正曲线与传统校正曲线交点的位置。对宽分布样品,光散射响应曲线和粘度响应曲线相对示差浓度曲线向低RT端偏移,使得光散射法校正曲线和粘度法校正曲线与传统校正曲线的交点向低RT方向移动,移到介于光散射响应曲线和粘度响应曲线的峰尖RT与示差浓度曲线峰尖RT之间的位置,而这一位置正好与能够获得相同Mw的三条线交点位置很接近,因此只能得到基本一致而又准确的Mw值,但却不能得到一致的Mz和Mn值。
多检测器凝胶渗透色谱 仪器扩展效应 测试方法 校正曲线 平均分子量
卜文胜 姚文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S.A.7755 Tim Tam Av.LV, NV 89178, U.S.A.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5-47
2014-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