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流变结合散射技术对基于高分子接枝的棒状病毒纳米纤维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由于在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水凝胶是一类受到持续关注的软物质材料。构成水凝胶三维骨架的主要材料是高分子。近几年来,得益于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一类所谓的纳米纤维水凝胶(Nanofibrous hydrogel)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双亲性小分子和有机小分子水凝胶因子往往首先自组装成直径为几个纳米、长度不等的纳米纤维并缠结而成水凝胶的骨架。当前对这类通过超分子组装获得的纳米纤维水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小分子水凝胶因子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上,缺乏对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理解。在前期工作中,通过在一种长为800纳米和直径6.6纳米的纳米棒状fd病毒表面引入温敏性高分子,获得了由棒状病毒构成的热可逆水凝胶并对其进行了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结合基因改性,能够调控该病毒基水凝胶的三维骨架即棒状病毒的刚性。相比其他水凝胶体系,该病毒水凝胶的特性是可以在很低的颗粒浓度下凝胶化,刚性的棒状病毒在凝胶中形成三维的网络结构。可逆的溶胶—凝胶转变为研究这类凝胶体系提供了实验上的便利。结合流变手段和散射技术如小角光散射和SAXS,研究了棒状病毒刚性和离子强度等参数对这类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纳米纤维水凝胶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流变手段 散射技术

张珍坤 曹君 史林启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天津,300071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学术讨论会

杭州

中文

95-95

2014-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