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活化对PS微球化学镀镍的影响

由于本实验被镀基体(聚苯乙烯微球)无催化活性而且微观表面凸凹不平,必须进行严格的镀前处理不然会造成镀镍层致密性差不均匀,甚至难以施镀的后果,本课题实验所采用的化学镀工艺流程是:化学除油→化学粗化→敏化→活化→化学镀→水洗→干燥→镀层后处理。研究表明,活化时间对活化效果影响较大,随着活化时间的不同,PS微球表面吸附的活化液的情况也不同。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活化时间越长,活化反应越完全,则钯在微球表面的覆盖率也越大。温度较高时微球表面的活化反应进行得比较得比较完全,活化层厚度比34℃有了明显提高,经镀覆得到的导电微球的导电性也有明显的增大,因此从微球的导电性及成本出发,将活化温度控制在34℃。

聚苯乙烯微球 化学镀镍 工艺流程 活化反应

胡晓玲 刘甜 方淦 于洁 郭文勇 尤庆亮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江汉大学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学术讨论会

杭州

中文

219-221

2014-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