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宾礼的成立--以契丹使朝聘为中心

传统中国的各大王朝皆有宾礼,其中北宋面对的是一个与其他朝代皆不相同的格局,即与契丹-辽的长期对等局面。与之相匹配的,便是具有北宋特色的宾礼,其主要内容也就是契丹使朝聘的礼仪。这一礼仪正式成立的标志,就是大中祥符仪注的确定,北宋的宾礼遂实现常态化。宋初到大中祥符九年仪注确定,其间并没有很剧烈的变化,宋初所定《开宝通礼》的宾礼并未在其中发挥任何作用,祥符仪注是在宋初实行制度的基础上,依照北宋节度使、使相朝见的仪制,细致地制定出来的。这套规格表明,使人要履行完全意义上之“臣礼”,而并无像《仪礼·聘礼》那样对等交聘中所设计的仪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常态化的北宋宾礼整体嵌入皇帝视朝制度之中,宾礼的场合成为向北宋臣僚展示国际秩序的重要契机。宾礼虽以契丹使人为对象,但宾礼功能的对象却是北宋的百官以至于百姓,这一功能即在其内部的秩序中造成并保持契丹使人所行为臣礼,也就是契丹臣服于北宋的状态。礼仪的整个过程仍要传达天子“怀柔远人”、“四夷来朝”的秩序图景,这与历代王朝的意志并无不同。
外交政策 宾礼制度 契丹使人 北宋时期
尹承
山东大学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05-123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