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衡平宅实测与温州近代居住建筑解析
周衡平宅作为温州近代居住建筑的代表,对于研究近代温州大型居住建筑的布局、建造技术实为不可多得的实例.本文结合建筑的实地测绘,通过对周衡平宅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其代表的温州近代居住建筑特征和文化价值.周衡平宅的建造风格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和一定的本土化倾向,这也是当时温州近代居住建筑的普遍特色。周衡平宅建筑中运用了多种西方建筑的手法,如外立面的柱式、连续券、三心拱、中心花饰、齿状饰等。施工中也采用了在当时较先进的技术,如砖混结构在门窗及廊楼板上采用现浇的混凝土,解决了大跨度部位的结构受力。在受力较小、相对不重要的侧面则使用了连续拱券,形象同南北立面有很大差异,丰富了立面的效果。周宅楼房的施工最终交由当地的工匠完成,所以建成的楼房虽在形式上追求了一种西式的风格,但在细部装饰及很多做法上却到处充满着本土的符号,体现了较重的传统化、本土化倾向,大量装饰件题材都是在传统建筑中能找到的,突出的如台基在青石上雕刻出线脚,开光中用狮子戏球等图案。南立面的柱脚,形式类似中国传统的鼓形柱础。在温州近代居住建筑中,运用较为普遍的装饰题材是回纹,周宅侧面的外廊连续券,方壁柱柱头花饰中就穿叉了中国的回形纹形象。这种装饰还可以在平阳缪增森故居、瑞安横经室、王焕庆宅中见到。周宅北立面额枋之上较南立面增加了立体的传统装饰形象,类型有花蓝、桔枝、草莓等,皆用红砖料烧好后安装,这些运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题材。这种现象反映了近代温州建筑工匠与外地的交流是很少的,在较封闭的区域内,近代建筑文化更多地受到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并会有本土化的倾向。
近代居住建筑 空间构型 建造风格 文化融合
黄培量
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527-538
2014-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