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芜湖近代外廊式建筑的外廊构造研究

芜湖自开埠以来,相继建立了多栋外廊式建筑,至今仍有一定数量得以保存,这对于研究芜湖近代外廊式建筑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了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芜湖的24栋近代外廊式建筑的柱廊部分进行了资料、数据收集,进而对近代芜湖外廊式建筑的构造,具体表现为外廊类型、柱式形制及配柱原则进行了细致分析。 在外廊类型方面,芜湖外廊式建筑采用了单侧型、双侧型、三侧型、凹入型、凸出型和混合型6种样式,其中以单侧型占多数,双侧型和凸出型次之。外廊式建筑的进深主要集中在2~2.5米进深范围内,凸出型的外廊进深最大。因建筑性质的不同,其主流采用的柱数也相差甚大,但以偶数柱数居多。芜湖外廊式建筑的面宽与柱数成近乎正比的关系,柱数越多,面宽越大,但是多集中在10~15米的面宽范围内。 在柱式形制方面,芜湖近代外廊式建筑采用了额枋式、梁柱式和并用式3种样式,其中额枋式和并用式使用的较多。横梁形式依楼层划分,具体可分类为:全弧拱、全横梁、上平梁下弧拱和上无下平四种形式,无论哪种外廊形式,都以采用弧拱为主流。不同柱式形制,其柱子高度差别较大,额枋式的平均柱高最高,其次为梁柱式,额枋式的最低。从美观角度来看,并用式是三者中外廊立面装饰最华丽而繁复的。 在配柱原则方面,芜湖近代外廊式建筑采用了平均分割型、强化入口型、细分开口型、对称型和不对称型5种配柱样式,其中强化入口型占的比例最大,其次为平均分隔型和不对称型,细分开口型只有一栋案例,但其立面装饰效果极强。在配柱原则和外廊面宽的关系中,不对称型和强化入口型的外廊面宽较小。在强化入口的案例中,为了凸出入口门廊的意向,门廊柱装饰一般都比较华丽繁复,且多采用额枋式和并用式之柱式形制。 通过以上对芜湖外廊式建筑的外廊构造分析,笔者希望能对丰富芜湖近代外廊式建筑资料库有一定帮助。

外廊式建筑 外廊类型 柱式形制 配柱类型

高敏 许理 王晨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第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贵阳

中文

380-391

2014-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