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发展趋势

文章介绍了EGFR基因敏感突变,阐述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一线治疗,EGFR-TKI二、三线治疗,EGFR-TKI维持治疗以及EGFR-TKI辅助治疗,同时分析了ALK融合基因,并就针对肺腺癌发生频率低的驱动基因的治疗进行了研究。目前NSCLC的治疗已经进入到分子靶向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时代,针对EGFR及EMIA-ALK融合基因的靶向治疗已使NSCLC的治疗有了跨时代的进步。针对多种驱动基因的大量新型靶向药物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期待这些研究能够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靶向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有效结合和合理应用,将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不断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靶向治疗 耐药机制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69-74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