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细胞遗传学异常在MGUS向MM转化中起作用,但不能作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或是否需要治疗的依据。尽管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疾病,但是由于恶性浆细胞往往进展缓慢,对于无症状的骨髓瘤并不需要治疗。除来那度胺对高危无症状的骨髓瘤患者可能延缓疾病进展并延长总生存(OS)外,其他治疗策略并不能使无症状的骨髓瘤获益。对于新诊断的症状性MM,应该根据患者年龄、体能状态、器官功能及伴发疾病确定是否可以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且有HLA配型相合供者,可以考虑序贯自体-非清髓异基因移植;清髓异基因移植由于移植相关风险较大,已很少应用。对于适合移植的患者,常采用含新药(万珂、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的方案诱导3-6疗程,获得PR及以上疗效者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来那度胺对干细胞损伤,干细胞采集前用量不要超过6疗程(并用环磷酰胺动员)。对于初发时存在浆细胞瘤的患者,移植前应该行局部放疗。常用的顺序是:诱导肿瘤-干细胞采集-局部放疗-干细胞移植。最近的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后巩固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缓解的程度,降低微小残留病(MRD),对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及OS延长有益。巩固治疗必须是使用含新药的方案。巩固治疗后使用反应停、来那度胺联合或不联合万珂继续维持治疗2年或更长时间。对于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国外建议使用马法兰联合新药的方案治疗,但是国内没有正式上市的马法兰,故建议使用与移植患者相似的方案治疗。一般诱导治疗8-12疗程后再进入维持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 鉴别诊断 药物治疗 生活质量

陈文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14-216

201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