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谈自然博物馆在科普活动中的定位

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日趋显现.博物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自身的陈列藏品和相关资料及相关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搭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的平台,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本文在简要介绍博物馆的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代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特点,以及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与其他科普活动的区别,找准自然博物馆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的定位,文章指出,当前自然类博物馆的比较普遍的科普教育形式是通过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巡回展出、科学讲座等灵活多变的宣传活动,吸引青少年观众,从而普及科学知识。但博物馆的教育对象不仅是单一的青少年,还有广大的群众,对中小学、大学、各类专科学校、社会群体,需要近距离地量身定做不同的活动形式,把握活动对象的需求,形式上可以因人宣传、灵活多样。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资源和政府组织体系,根据社区群众的学习、生活特点,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科普讲座、展览、培训、科技竞赛、科普游园等活动。总之,可以采用新颖的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自然博物馆 科普教育工作 功能定位 公众需求

缪蓓蓓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宣教部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能力建设研讨会

昆明

中文

178-182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