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的结构特征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及其结构特征. 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应用球囊拉伤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2).对照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共22周;治疗组前10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后12周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2mg/(kg·d).应用OCT评价血管管腔面积、管腔偏心指数、斑块纤维帽厚度及视频密度.22周处死动物后取靶血管行HE染色. 结果:24只动物在第10周末OCT检查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第22周时治疗组管腔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2.07±0.48mm2比1.50±0.52mm2,P=0.016),管腔偏心指数小于对照组(18.74%±9.28%比27.35%±7.21%,P=0.025).对照组斑块纤维帽厚度小于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70.00±26.08μm比94.55±29.79μm,P=0053).分析OCT图像的视频密度显示,22周时对照组斑块纤维帽视频密度显著低于治疗组(49.7±7.5比594±4.3,P=0.004),相关性分析显示斑块纤维帽视频密度与细胞数量存在线性关系(R=0.706,P=0.001). 结论:OCT能精确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变化,图像视频密度可用于反应斑块纤维帽结构特征.

动脉粥样硬化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纤维帽厚度 结构特征

田峰 陈韵岱 王晶 张弢 杨俊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北京市100853

国内会议

第十二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

江苏苏州

中文

807-811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