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丹参酮ⅡA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TIMP-1的影响

目的:检测不同的治疗方案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动态变化,分析丹参酮ⅡA(TanⅡA)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及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48例,包括无冠状动脉损害28例,有冠状动脉损害20例.随机分为TanⅡA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组24例(无冠状动脉损害14例,有冠状动脉损害10例),并以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MMP-9、TIMP-1变化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MMP-9、TIMP-1mRNA表达水平. 结果:川崎病患儿治疗前MMP-9、TIMP-1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且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川崎病患儿血清MMP-9、TIMP-1、MMP-9/TIMP-1比值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no 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川崎病患儿(P<0.05);治疗5~7天后MMP-9、TIMP-1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其中TanⅡA加常规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MMP-9、TIMP-1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更明显(P<0.05),同时,在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川崎病患儿中,TanⅡA加常规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相比,其血清MMP-9、TIMP-1也明显降低(P<0.05). 结论:TanⅡA可以一定程度抑制川崎病患者MMP-9、TIMP-1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血管炎性损伤,减少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丹参酮ⅡA 临床药理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血管保护

颜红霞 肖启亮 冯伟 周钰娟

南华大学附属二医院儿科,湖南省衡阳市421001 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湖南省衡阳市421001

国内会议

第十二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

江苏苏州

中文

831-835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