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工业遗产保护--大连港区第15号仓库再利用实践研究

本研究将基于大连城市与商港的发展进程,对15号仓库的历史、价值与改造实践进行分析,建筑内部拆除了库内吊等设备,将原来通透的大空间分为各个商户经营的小空间。仓库内原有三个电梯井得到保留,改造后安装为蒂森克虏伯客用电梯,楼西、楼东增加两个货梯。仓库原有窗户数量较少,面积较小,位置很高;改造后加大南、北立面窗户面积,并将窗户位置降低。在楼梯间、连廊等公共空间位置增加大面积玻璃窗,以增加自然采光。考虑到休憩空间的需要,北侧三层退台均有所加宽。建筑内部尽量保持建筑的工业美学,柱子未经粉刷、包装,显露出铆钉等构件。由于改造后变电设备体量较大,原先仓库东侧的小型变电所已承载不了,因此拆除原有变电所,在建筑西侧新建二层变电所一座。建筑一层南侧柱廊内轨道被覆盖,仓库南广场的两条铁轨被拆除,改建为停车场。15号仓库项目最初定位文化创意产业,但目前经营以商业为主。公司不参与经营,主要负责媒体宣传,如通过学生设计竞赛的方式征集外立面改造方案,提升15号仓库的影响力。公司也曾与相关单位合作,共同举办了大连老建筑照片展等文化展览。目前在建筑公共区域布置了一些大连港与15号仓库的历史照片,但整体来说对公共空间展示利用不足。

城市规划 商业区 工业遗产 资源利用

赵晓梅

北京建筑大学

国内会议

2013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

西安

中文

235-240

2013-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