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的治疗

目的:探讨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的肛管动力学特点及其生物反馈治疗的意义. 方法:55例患者生物反馈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进行排便情况、肛管测压、24小时GITT以及直肠和盆底肌电描记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每周自主排便次数由治疗前的(0.8±0.3)次/周增加到(4.1±1.1)次/周;24小时GITT由治疗前的平均19.4%增至62.1%;功能性出口梗阻及混合型便秘患者经治疗后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的矛盾运动消失;便秘组直肠感知阈值、最大耐受量、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阈值有所下降. 结论: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均存在肛管直肠动力异常,并有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的矛盾运动,治疗后肛管直肠动力异常改善,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的矛盾运动消失,每周排便次数增加,便秘改善.

功能性便秘 肛管 动力学特点 生物反馈治疗

李荣先 尚秀娟 张波 吕保洲 赵海静 杨秀丽

新乡市中心医院肛肠科 453000 新乡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453000

国内会议

豫、冀、鲁、陕四省肛肠专业学术交流会暨高端论坛

郑州

中文

384-387

2013-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