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金湖凹陷阜二段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定量分析

通过微观薄片图像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与储层物性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获取原始孔隙度、现今孔隙度、胶结物量、交代物量、填隙物量、溶蚀量、成岩期次、成岩温度等多种数据,并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将面孔率转化为孔隙度,结合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分析,定量研究了金湖凹陷阜二段碎屑岩储层的成岩演化过程.研究认为金湖凹陷阜二段碎屑岩储层成岩过程较为复杂,胶结作用强烈,早晚两期胶结共造成了平均25.2%的孔隙损失,压实作用也造成了近15%的孔隙损失,溶蚀作用则提高了15.2%的孔隙度,成岩阶段整体上进入中成岩A期,部分达到中成岩B期,而储层在进入中成岩A期时,演化方向分为两支,一支主要发育胶结作用成为差储层,另一支则经历了溶蚀、压实、晚期胶结作用后进入中成岩B期,但仍可成为低渗透的有效储层.

油气勘探 碎屑岩储层 成岩机理 演化规律

于雯泉 刘喜欢 卢黎霞 郑元财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2年海峡两岸石油天然气资源学术研讨会

厦门

中文

166-174

2012-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