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及传承--基于两省三个民族旅游村寨的田野调查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保存最好、文化积累最深厚、文化特色最为鲜明的区域,不仅是民族地区展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空间和载体,也是旅游者感知、体验和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高涨,民族村寨旅游的市场魅力日益凸显,逐渐成长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朵奇葩,发展势头迅猛,带动效应显著.针对村寨旅游开发的两种不同声音,笔者基于上述三个民族村寨的个案研究、共性和差异分析,得出村寨旅游的实质是文化开发,利弊并存中利大于弊的结论,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就是文化开发,是民族文化的扩大再生产。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变迁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但以积极影响为主。因此今后要采取务实的态度,积极面对民族旅游开发的现实,力争能够从中找到一条既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双赢”之路,开发旅游首先要考虑当地人的利益,构建有效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文化开发”度”的把握要从产品和村寨文化空间两方面入手,但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因地制宜选择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有效促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开发 民族村寨 文化保护 居民利益
田敏 邓小艳
中南民族大学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69-181
2012-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