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天琴文化”谈起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在谈到全球化与地方性时,曾乐观地指出,两者是同步的,即现代科技、经济在全球到处扩张的同时,也必然有一个地方化的过程.或者,地方文化可以借助全球化来传播自己,譬如”一种旅游文化无疑正广泛地把土著看家存货推向市场”、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等等,但人们没有理由因此而高枕无忧.大量的事实表明,全球化已造成了诸多民族文化的损伤.不过,在对全球化进行口诛笔伐的同时,应欣慰地看到,民族文化的确也有了自身的传播或发散,涵化与濡化.萨氏所言”在变迁中发现连续,在现代化中发现传统,甚至在商务中发现习俗”的文化景致,在相当部分的民族地区,也多有展现.文章分析了民族文化的传播特征,种种文化现象表明,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已有了质的变化。其次,民族文化的市场意识和交换体系的显现与成熟。最后,文化传播导致较大的,且情形较为复杂的文化变迁,往往使得人们陷入矛盾心理状态,介绍了民族文化的涵化和民族文化的濡化的概念,并指出这两者使得文化创新的自觉性成为可能。

民族文化 涵化 濡化 文化传播

秦红增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213-223

2012-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