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水系属性的滨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北省长江中游流域为例

城市快速发展,在给城市带来众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湖北省长江流域水系的生态性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以湖北省长江中游流域滨河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出长江流域滨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分类,即沿河单侧集中式、沿河带状连片放射状、沿河带状组团式、星座式.提出了基于水系引导的滨河城市空间结构下的城市生态性,不再局限在从河道整治的角度出发而对其进行单纯的环境保护措施上,而是注重考虑城市河流水系如何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建立以河流地区生态带为核心的生态绿化网络,形成“点、带、廊、网”的城市生态结构,基于水系属性的两岸联合设计将河流两岸用地划分为同一组团,尤其是河流交汇处的半岛区域,则可以作为城市的中心组团,这种组团划分方式使河流从组团边缘重新回到城市正面,并成为整合城市空间的积极的、主导的因素等建议,为规划健康的城市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滨河城市 空间结构 规划设计 生态保护

宋迎颖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

武汉

中文

60-73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