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研究--以宜昌市兴山县为例
目前,生活垃圾对中国城乡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造成了严重危害,制约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本文通过对兴山县域城乡体系、地形地貌特征等综合考虑,确定兴山县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的体系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空间布局,以设施的均衡布局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城乡建设,提出了要按照生活垃圾处理的流程,以垃圾填埋场为中心,建立“户收集、村集并、镇(乡)转运处理”的生活垃圾梯次处理模式,对城乡各中转站、填埋场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垃圾填埋场应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的相关规定,其应避开重要水源地和人畜居栖点,垃圾中转站全部采用压缩式工艺,原则上每个乡镇需配备一个垃圾中转站,以提高转运车辆的单次转运垃圾量,进而降低运输成本,保证运输效率,同时防止二次污染。
生活垃圾 统筹治理 规划设计 空间布局 生态文明
陈林 陈垦 吕墨 陈升彪 李双双 杨杏妮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57-266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