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临时摊贩与高校周边地区矛盾协调研究

本研究主要针对高校周边“临时摊贩”形成的理论成因及其的空间形态布局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勘测以及现场走访等方式获取了相关研究数据,得到了以下结论:人流量的大小和时段性,是“临时摊贩”经营时段和经营规模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临时摊贩”的经营时间。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临时摊贩”相对集中的区域。在人流量集中,但缺乏经营场地的区域中,“临时摊贩”会向附近的区域转移,也是“临时摊贩”本身临时性、流动性的体现,提出了优化购买者、经营者、管理者的交易管理过程,确保空间介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完善空间布局以及业态布局的角度提出协调规划对策。未来临时摊贩势必向规范化发展,其经营形式及空间布局在相应的引导下将会变成更为多样,特色更加鲜明,为场地注入更多的良性活力。

高校周边地区 临时摊贩 规划设计 空间布局

杨小奇 宋霖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

武汉

中文

350-36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