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经筋理论探析

颈椎病(CS)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及脊髓前中央动脉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者.依据经筋理论,针刀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已成为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因而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针刀医学认为各种致病因素引起颈肩部肌肉软组织劳损,出现粘连、瘢痕、挛缩的病理变化,造成颈椎的动态平衡失调,使颈椎处于失稳状态,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针刀治疗颈椎病正是从“筋”入手,通过对病变的经筋进行切割和剥离达到调筋理筋的作用,恢复颈部经筋的功能状态,治疗点的选取原则为“以痛为输”和“以筋结为输”,对颈部病变经筋进行“理筋”和“解结”,强调“针至病所”,直接松解病变筋结。所以,针刀治疗颈椎病不仅体现了中医经筋病治疗中的“以痛为输”原则,而且还注意到了经筋中的肌肉肌腱等在维持颈椎动态平衡及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治疗上注重“理筋”、“解结”,这是针刀疗法在继承中医经筋理论基础上并有了进一步的发挥。

颈椎病 针刀治疗 经筋理论 疗效评价

刘福水 谢洪武 张义 郭长青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0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481-482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