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筋性腹泻的诊治及机理探讨

筋性腹泻是指因外周经筋损伤而卡压相关经脉出现的腹泻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但误诊率极高,患者多经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近几年来,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手法、针刀、理疗及康复训练等方法治疗此类患者,收到了满意疗效,指出筋性腹泻临床上较为多见,但常被忽视而误诊,在经筋理论指导下,运用经筋手法理筋整复、针刀或长圆针解结松解结合理疗、康复训练的方法是一种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这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取效迅速、易被患者所接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较佳方法之一。建议临床医生应重视此病因的存在,当腹泻久治无效,又检查不到明确原因时,应考虑筋性腹泻的可能,需经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腹腔及盆腔等科病变的情况下,进行详细检查,特别是在胸9-腰2椎间关节和骶棘肌外侧缘腰椎横突部(以左侧第二、三横突处最为多见)及腹股沟韧带及股骨小转子滑囊等处查找压痛点(经筋结筋病灶点),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筋性腹泻 经筋理论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田有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总医院(306医院)康复理疗科,北京 10010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04-506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