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状、特征及成因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东省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特征是:总体上呈升高态势、地区间、城乡间差异较大、随孩次递进而升高、随母亲年龄增长及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等。这一状况和特征,也同样适用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其他省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性别偏好密切相关,即性别偏好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在性别偏好的导引下,生育的性别选择技术,就成为了那些具有强烈男孩偏好的人们实现性别偏好的工具;同时,现行生育政策导致人们的生育选择空间狭小,这又和强烈的“偏男生育意愿”互相冲突,并通过统计上的对女孩的瞒报、漏报行为和政策外生育行为,最终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要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失调问题,从性别偏好的视角来看,必须首先弱化和消除普遍存在的(尤其在农村地区)性别偏好意识;其次是依法治理性别选择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加强对B超等性别鉴定仪器的管理和监督;最后是提高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从而降低选择性生育。尽管中国从2014年起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偏男生育意愿的空间,对降低出生性别比会发挥重要作用,但短期内,中国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的问题,依然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十分严峻的现实挑战。
出生性别比 生育意愿 人口社会学
宋全成 文庆英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1-181
2013-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