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
设备完整性管理技术是指采取技术改进措施和规范设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整个装置中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完好性.它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设备完整性管理的内容及体系,然后介绍了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开发的基于预知维修的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并着重介绍了系统的关键内容、功能及意义,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某石化公司的应用.建立的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分为工作执行审查、主动维修、风险管理和维修与安全完整性管理决策共4个层面的内容。风险管理是设备完整性管理的核心和技术支撑,它利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RBI)、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RCM)、安全完整性水平分析技术(SIL)风险评估工具识别关键设备并进行分类,通过风险评价确定设备风险等级,制定优化的维修任务,合理分配维修资源,避免“检测/维修不足”或“检测/维修过剩”,保证设备的可靠性。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服务接口技术和实时数据库技术开发集成框架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结构和人机界面,把状态监测实时数据、检查/维护历史数据、设备技术数据集成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具有腐蚀监测管理、剩余寿命评价计算、损伤模式判别、材质的升级管理、管道冲蚀部位分析与预测、风险分析及动态更新、基于GIS的安全运行预警、检验计划的生成等一系列功能。本系统的成功实施为“预知维修”设备管理制度在我国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石化企业 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 软件开发 功能模块
李翔 王辉 刘畅 曹罗伟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13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864-868
2013-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