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肛瘘44例

肛瘘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约占肛肠病患者数的1.67%~3.6%.由于肛瘘发生原因和涉及的范围不同,临床治疗及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异,到目前为止,高位复杂性肛瘘仍然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复发率在10%左右.其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准确的找到和处理内口,或对肛瘘的管道走向、分枝、腔隙大小了解不足,鉴于此,笔者尝试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成像技术,检查44例肛瘘患者。对于肛瘘,肛肠外科医师迫切需要了解的是瘘管的内口具体的位置、瘘管的走形、分枝、瘘管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无论是X线造影还是平面CT成像、MRI或彩超,都不能显示立体的三维图像,它通常需要临床医师边看图像边想象,而由于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空间想象能力不同,那么对病变的理解就可能产生一些偏差和分岐,而CT三维重建可以客观逼真的反映瘘管的类似于树枝状的立体结构,其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提供目前为止术前最为全面的影像学资料供外科手术参考。通过直接扫描获得的断层CT图像可判断瘘道附近结构受侵犯的程度,通常用于判断炎症侵及的范围,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也能判断慢性肛瘘是否有癌变,通过三维重建,可以清晰地显示瘘道形态、长度、边缘及走行,通过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提供的旋转技术,可以提供瘘道本身丰富的立体信息,在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中能提供给外科医师最直观的资料,它对临床制定手术计划、减少复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肛瘘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重建 临床应用

柯玮 柯勇 刘锡昭 张湘杰 倪吉凯

广东 深圳 武警广东边防总队医院 518029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香港

中文

56-57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