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
目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许多医生做了理论研究,如路广晁认为,脾虚湿蕴、热毒瘀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脾虚是其本,湿热、气滞、血瘀为其标。王幼立等认为脾虚“不及游溢”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主要病机。沈洪提出从肺、脾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新观点,认为本病属肺脾同病,除了既往认知的湿、热病理因素外,痰也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李军祥认为病理变化主要是湿热之邪壅滞肠间,与气血相搏结:脂膜和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病机关键是气血失调。于玫等认为瘀血是本病发病的始动因素,气血壅滞是发作期的核心病机,瘀血内阻是缓解期的主要病理因素,是复发的宿根。鉴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变化多端,因此在治疗唯有根据病机分期、分型论治,整体辨证用药,更需要内服中药与其他中医治疗方式合理配合,同时兼顾整体调理与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目前中医多以自拟方分型、分期治疗。如周玉和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肝脾不和、气滞湿郁、脾虚湿盛、寒热夹杂,分别施以疏肝理气,和脾化湿、温运脾湿、调和寒热法治疗,临床总有效率达93.5%。王奎平采用辨证结合辨病分期治疗,发作期治以清热化湿,行气活血导滞;缓解期治以健脾益气,佐以清热化湿,行气化滞,选用相应方药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有效率达100%。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杨向东 陈小朝 赵明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国PPH技术培训中心 610015
国内会议
香港
中文
74-75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