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阴道瘘的病因和诊治概况
直肠阴道瘘有先后天之分,后天直肠阴道瘘又有单纯和复杂型之分,单纯型多源于产伤、医源性术后并发症如直肠手术中吻合器高频率使用、手术损伤所致、以及暴力等创伤因素,而复杂型多源于腺体如巴氏腺感染,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克罗恩氏病、放射治疗、癌症等.”1”本文主要从直肠阴道瘘的病因、类型、诊治进展和要点进行概述. 直肠阴道瘘的临床诊断一般不难。根据病史及肛门阴道指诊或探针检查,直肠阴道瘘的确诊率为74%,一些极小的瘘则需要借助肛门B超、直肠内窥镜、阴道内窥镜等检查确诊。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明确直肠阴道瘘的性质、大小和部位,根据瘘孔在阴道内的部位,将瘘孔位于阴道直肠间隔上段,有腹膜覆盖者称为高位瘘。瘘道累及阴道直肠间隔,且在阴道中下段称为中位瘘。低位瘘位于齿状线上下。位于直肠阴道隔上段、瘘孔≥2.5cm的瘘,或合并有尿瘘称为复杂型瘘。往往继发于肿瘤、放疗、炎症性肠疾病,手术吻合器导致的直肠阴道瘘也多属此类。瘘道只累及阴道直肠隔,瘘孔在阴道中下段,<2.5cm,称单纯型瘘。单纯型瘘多为中低位瘘,多由创伤和炎症引起。直肠阴道瘘的自愈性不高,经临床研究放射性治疗导致的直肠阴道瘘,经结肠造瘘术后随访9个月,瘘口自愈的患者只有0.24%,所以需要依据病情选择治疗方式。修补方式可分为手术修补、注射异源性或同源性脂肪细胞、以及注用黏合剂配合胃肠内镜夹、胶原栓塞等方式促使局部组织修复,闭合瘘口,近年有用尼龙补片或组织皮瓣修补复杂型瘘的手术方式。另还有经腹腔镜进行手术修补、股薄肌移植成形术的报道。由于直肠阴道瘘往往是瘘道短、多为上皮化的组织,所以应用黏合剂、凝胶和栓塞、夹闭的方法收效并不显著,而应用补片进行修补成功的经验还很有限。对于修补失败风险较大的瘘口,在治疗初始采用造口转流的方法是降低失败率和减少复发痛苦的直接办法。
直肠阴道瘘 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 手术治疗
冯丽鹏 李国栋 韩宝 张燕生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
国内会议
香港
中文
273-276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