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R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痔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痔病治疗方法——单纯RPH和RPH联合消痔灵注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满意度. 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21例各期痔病患者随机分配至以下两组:①单纯RPH组(109例):只对患者施行RPH,不附加任何其他疗法;②RPH+消痔灵组(112例):即将RPH和消痔灵注射疗法联合施行,先按常规方法对患者施行RPH,随后在被套扎的组织球内注射0.5~1ml消痔灵注射液.全部患者在围手术期及术后半年,分别就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效价比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1)临床症状(痔出血、痔脱垂)治愈率/好转率:单纯RPH组58.2%/40%;RPH+消痔灵组74.8%/24.3%(P<0.05).(2)术后1/6/12/24/48小时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术后创面出血评分:单纯RPH组和RPH+消痔灵组分别为1.0、1.5(P<0.05).(4)术后创面感染、肛周感染和尿潴留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患者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单纯RPH组分别为60.9%/37.2%/1.8%;RPH+消痔灵组分别为77.5%/21.6%/0.9%(P<0.05). 结论:RPH联合消痔灵注射对各期痔病的疗效优于单纯RPH;术后创面出血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痔 自动痔疮套扎术 消痔灵注射 临床疗效

李胜 林楠 凌云彪 许瑞云

福建省上杭县中医院肛肠科 36420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外科 510630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香港

中文

321-324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