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痔上黏膜吻合器的应用拓展与并发症的思考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认为痔病发生原因与盆底动力学改变、肛垫内动静脉吻合障碍及肛垫稳定支撑结构Treitz肌变性、断裂、肛垫下移有关.痔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或是缓解痔的症状.痔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肛垫组织、并使下移的肛垫重新回到和固定于原来的位置,尽可能减少对肛管解剖及组织结构的损伤.痔上黏膜吻合器(PPH)是一种利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治疗ⅢⅣ期内痔及混合痔的手术方式.目前,该手术是最符合痔治疗原则的方法.众所周知,PPH的适应症正是近几年大家一直在讨论的热点之一.傅传刚等学者提出PPH主要用于环形脱垂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外痔不适用本手术,嵌顿性内痔应当等炎症消退之后再进行本手术.本文主要对PPH的适应症做进一步的探讨,起初要严格把握PPH的适应症,严格删选病例,随着对本手术技术的熟练掌握,对其治疗原理的进一步认识,在临床应用中扩大手术范围,不仅用于痔病合并肛裂、肛门狭窄、低位单纯性肛瘘、出口梗阻型疾病、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等患者.同时会对PPH术后会问题也会做简单的思考与总结.旨在更好地理解PPH手术,预想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灵活地运用该技术,尽可能更好地发挥本手术.

混合痔 痔上黏膜吻合器 临床应用 并发症

宋能英 贺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香港

中文

410-41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