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注射固脱、肛门紧缩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1例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远侧移位而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之为”脱肛”、”脱肛痔”、”截肠”等.该病早期无明显全身症状,大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但因长期反复脱出,直肠黏膜充血,溃疡或糜烂,后期脱出不能回纳,日久肛门括约肌松弛,血性黏液从肛门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1”,甚者肛门失禁,直肠出血坏死.任何年龄皆可罹患,尤见于儿童、经产妇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其发病率约为0.4%-2.1%,平均患病时间长达20年. 治疗方法为:注射固脱术:(1)直肠黏膜下注射: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适度扩肛,嘱患者用力摒气做排便动作,使直肠尽可能多的脱出肛外,碘伏棉球反复消毒脱出直肠,将消毒后的直肠纳入肛门复位,复位后使直肠平整,取消痔灵注射液1:1稀释液,用5ml注射器装满药液连接6号针头,选择皮肤与黏膜交界处进针,同时避开截石位3、7、11点位,左手食指伸入肠管作引导,使针体在左手食指引导下循黏膜下层上行,当针体完全进入,边推药边退针,在黏膜下层行柱状注射,每点注射约2-4ml,点与点的距离约0.5cm-1cm,每次注射操作左手食指必须伸入肛门作引导,以防穿破肠壁,保证行针在黏膜下层均匀注药,注射完毕后再次消毒肠腔。 缩肛术:在肛门前方和后方约1.5cm处,分别纵行切开皮肤0.5 cm,以探针从前方切口穿入,沿肛缘牵引双股0号羊肠线在后位切口穿出,两侧同法进行,然后收紧肠线,以仅容示指为准双重打结,小切口缝合。 术后7天予以流质饮食及控制大便,静脉滴注抗生素3天,卧床休息,第一次排便前口服福松,嘱患者严禁用力排便以巩固手术疗效。

直肠脱垂 注射固脱术 肛门紧缩术 临床疗效

杨玉瀚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15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香港

中文

478-479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