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直肠腔内超声、MRI联合应用在肛肠疾病诊疗中的价值

随着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osound,TRUS)、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rIlaging,MRI)、CT等影像学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它们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引起临床医师和学者们的关注.而以治疗前精准的解剖学分期为基础,确定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子类型特点是提高直肠肛门疾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实施个体化治理的关键. 经直肠腔内超声可显示肿瘤轮廓,明确显示肿瘤的大小、侵犯的层次、范围、淋巴结肿大情况,可术前对肿瘤进行精确分期,评估淋巴结转移。因此术前检查可以明确制订手术方案,术中应用可以准确寻找病灶进行彻底切除,术后复查可以观察手术疗效。 MRI软组织分辨力高,能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成像,并且直肠相对固定,因此对直肠癌的显示效果较好。无辐射损伤,既可以发现肿瘤病灶及其是否有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又可分析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和范围,特别是MRI用于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及分期准确性最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新辅助化疗。MRI在评价术后复发与否时,优于CT与超声。尤其在鉴别复发与纤维瘢痕时具有优势。

肛肠疾病 直肠腔内超声 核磁共振 诊断价值

黄忠诚 周轲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香港

中文

575-577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