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劳动正义视域下大学毕业生与用人组织匹配动力因素初探

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表达了作为”人”的劳动的正义诉求,一是劳动权利得到正义分配;二是劳动条件得到正义配置;三是劳动过程得到正义规范;四是劳动成果得到正义交换;五是劳动关系得到正义调整.劳动正义视域下毕业生与用人组织匹配动力因素应该反映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对包括劳动权利、劳动条件、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和劳动关系在内的正义诉求.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求职时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发展空间、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等。可以参照国家、地方、一些独立机构公布的统计报告,了解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是否有竞争力,或者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与用人单位坦诚沟通,获悉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提供条件以及所有安排,若有疑问,及时提出。特别针对邮寄就业协议书给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和盖章时,要格外细心,如果用人单位在意见一栏和附件里有与宣讲会不符的内容时,必须及时告知并与单位协商。对于用人组织而言,、必须依据市场正常水平,提供有竞争力的工作环境、工作报酬以及福利待遇。在与大学毕业生在沟通时必须清晰传达公司的这些信息,决不能有任何虚假宣传。要不然,会导致毕业生违约情况出现,影响用人招聘成本无谓付出。必须按照大学毕业生渴望个人发展的诉求,大力改善用人单位用人机制、工作条件设置、培养培训体系。决不能把大学毕业生当劳动机器,不提供任何发展空间,不提供任何培训。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才能,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同时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褒奖。必须按照大学毕业生作为积极社会主体对于良好人际氛围的诉求,提供健康的工作文化、温馨的工作氛围、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和谐的人群往来。对于工作场所中倚老卖老、挤兑新人的行为要零容忍;同时,要定期开办健康、轻松的活动,融洽上下级、同事间的关系。

高校毕业生 用人单位 人职匹配 劳动正义思想

刘伟雄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株州412007

国内会议

2013湖南省高校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学术研讨会

长沙

中文

322-324

2013-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