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矸石充填复垦地最佳覆土厚度及煤矸石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研究--以淮南新庄孜煤矿复垦地为例
为研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农作物产量达到最佳时的覆土厚度及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本文以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外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实验分析方法,选取不同覆土厚度50~60cm、60~70cm、70~80cm、80~90cm的A、B、C、D四类试验地块及对照地块对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根系分布、长势产量、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复垦地块土壤理化性质劣于对照地块;煤矸石充填基质土壤理化性质较差;复垦地块土壤质量综合指标值、土壤含水量、小麦根系密度、小麦根系总长、小麦株高、小麦经济产量随覆土厚度呈增加的趋势,覆土厚度大于80cm时,各指标增加趋势不显著,70~80cm的厚度是煤矸石充填复垦造地较经济合理的覆土厚度.煤矸石充填基质层中Cu、Cd、Pb、Zn、Ni、Cr元素有向上层覆土迁移的趋势.煤矸石复垦地各层次Pb、Zn、Cr元素含量低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和中国土壤背景值,处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范围内,不会单独对复垦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复垦地块各层次土壤Cu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背景值和中国土壤背景值,处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范围内,复垦土壤Cu元素出现了累积效应,但不会单独对土壤构成污染;各复垦地块煤矸石层中Ni元素含量低于淮南土壤背景值和中国土壤背景值,覆土层中Ni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和中国土壤背景值,复垦地块各层次土壤Ni元素含量处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范围内,不会单独对环境造成污染.复垦地各层次土壤Cd元素含量符合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都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和中国土壤背景值,Cd元素已形成显著的累积效应,对复垦土壤已构成潜在的威胁性,应予以重视.
土地复垦 煤矸石 覆土厚度 重金属 迁移规律
徐良骥 章如芹 刘会平 严家平 Helmut Meuser Lutz Makowsky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Osnabrück Oldenburger Landstrasse 24D ~ 49090 Osnabrück Germany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481-492
2013-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