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化学灌浆新技术在混凝土修复方面的应用

在建或新建以及已建的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或老化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本文结合一些具体工程实践,运用化学灌浆技术,对受损码头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进行原位加固处理,恢复其使用功能,拓展了化学灌浆新技术在水利行业以外的应用.化学灌浆技术在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缺陷加固补强处理中具有其它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化学灌浆技术仍有不满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施工专业性强,必须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专有的化学灌浆设备,处理技术难度大且复杂,施工处理不具有可重复性。化学灌浆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又以工人手工配制为主,配方有一定的误差,灌浆材料的最终性能波动较大。化学浆液的黏度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1~1000mPa·s之间变化,同时,从流体力学角度看,绝大部分流体为非牛顿流体,化学灌浆工艺技术要求配套设备精度高、节能环保、泵的流量相对较小、能输送一定黏度、带腐蚀性、微毒性流体、能在野外、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结构紧凑、重量轻、操作维护简单等。对化学灌浆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已成为工程中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不同的工况条件、不同的灌浆工艺、不同的化学材料配比等,如浆材黏度、浆材凝结时间、灌浆压力、灌浆流量、灌浆结束标准等。要求计量监测设备轻便、简单、易于安装、适应性强、准确度高、能对数据进行及时快速处理、设备维修保养方便、性价比高。因此,化学灌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技术,要推广成为施工方法,还有许多配套技术需耍完善和开发,从而拓展化学灌浆的应用领域。

水工建筑 混凝土修复 裂缝处理 化学灌浆

尹作仿 余强

长江科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交流会

重庆

中文

263-266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