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死门仪式·开坛经》假借字研究
假借是传统文字学理论”六书”之一,在文字的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关死门仪式·开坛经》中假借字的数量和类型、假借字使用特点进行探析,以展现假借字在东巴经《关死门仪式·开坛经》的使用面貌.通过对《关死门仪式·开坛经》的假借字的统计研究,得出东巴文假借使用中的一些规律:东巴经中假借字的数量很大,假借字使用非常普遍,音同音近的任何字都可以用作假借字:假借字与被借字在音节对应上不是十分严格;被借字与假借字之间的字词对应关系灵活,一个被借字可以借来记录不同的词,一个词可以借不同的字来表示。“而纳西东巴文字,由于用于假借的字与其假借后所记的词的关系的不固定,它的假借还停留在用字法的水平上,尚未发展成为一种造字法。”山东巴经中的假借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还不能认为是一种造字法,尚停留在文献中文字使用的程度上。王元鹿从假借字与被借字的字词对应关系角度,提出东巴文中假借还停留在字用水平上的观点,这给提供了一种认识假借的新角度:可以从假借字与被借字的字司对应关系方面来认识研究假借的性质。通过《关死门仪式·开坛经》东巴文假借字的使用频率、特点的探究可以看出,东巴文献中的假借的使用比较随意,还没有发展到字词音义附着固定的程度,认为东巴文假借整体还处于用字(字用)的水平上是一种比较认可的观点。
东巴经 假借字 《关死门仪式·开坛经》
李玉玲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2013全国博士生论坛——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与比较文字学研究领域
重庆
中文
320-32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