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碰撞与融合: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

本文回顾了中国矿业大学建筑数字化设计教学,并结合本科课程作业进行解析,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阐述了教学过程,具体为由学生自发组成兴趣小组,结合自己的初步构想,进行前期研究,并以影像和多媒体的方式和工作室的同学、教师演示。分组进行设计,建立初步的概念框架。探讨设计概念可实施的建造可能,探讨所设计建造模式的普适性。在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多技术的建筑课程设计中,师生共同探讨式的教学模式,是由当前数字建筑的前沿性和不确定性所共同决定的。其优势在于能在既有技术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问题与操作手段两者之间良好的适应性:前提是需要清晰的数理逻辑及较强的数字化概念。数字化设计的真正核心应是有了这部分的支撑,它可以面对更广泛的问题,包括建筑非形态方面乃至方法本身,其中就有基于算法的数理模型。

高等院校 建筑设计课 教学模式

李明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长沙

中文

473-47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