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结构理性与建筑创新--体育建筑研究型开放设计教学探索

本文从合作教学背景、作品实现过程及教学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介绍,为同类教学提供参考.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同时开设如历史街区保护、大跨建筑、数字化设计、养老设施等几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组,选择不同的设计题目和专业侧重,形成平行的专业课“套餐”。差异化“套餐”式配置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多样性,实现了教师教研相长。教学题目选取真实科研项目和场地,便于师生有的放矢。积极探索建筑与结构专业的互动,注重双方在方案构思、优选、深化及模拟方面共同进行技术研究,使建筑学和结构工程专业的同学都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并对于双方工作性质及结合切入点的把握形成了更准确的认识。通过分组跨专业合作的方式进行方案创作,计算机建模模拟与实体空间手工模型制作相结合进行空间建构训练,无疑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观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高等院校 建筑设计课 教学模式

史立刚 孙明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长沙

中文

497-500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