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以潮州电视台《民生直播室》为例
电视民生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理念和做法,适应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成为近年来城市电视台的热门节目,也是广受老百姓欢迎的新闻节目.但是电视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为了迎合受众,一些栏目过多地报道一些既无新闻价值又无积极意义的琐事,甚至出现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使电视民生新闻的视野和格局越来越”小”.如何摆脱”小民生”,做活做强”大民生”,是城市台民生新闻栏目的一大挑战.本文以潮州电视台《民生直播室》为例,阐述如何挖掘本土资源,搞好区域合作并以此来提升民生新闻品质.城市电视台要强化本土特色,就得在挖掘本土资源上下工夫,实现本土新闻价值的增值。可以以小见大,有选择性地对重大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化大为小,“硬新闻”也要“软操作”;“零距离”贴近,“体验式”报道。强化服务,扩大影响力城市电视台实施“本土化”策略,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划地而治。城市电视台若想站稳脚跟,除了要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实现本土素材增值外,还要搞好区域化节目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盘活节目资源。即要利用“文化个性”和“地方色彩”,拉近“本土”与“海外”的天然亲缘关系,实现“差异化”对接;“双城”互动,在“贴近”中寻求差异化。
电视台 民生新闻栏目 本土资源 区域合作
张文雅
潮州广播电视台
国内会议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城市台(电视新闻)委员会2013年(第二十一届)新闻理论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70-176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