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均匀非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在靖江港区专用航道疏浚开挖回淤研究中的运用

靖江在”以港兴市,港城相依”的主体战略的引领下,靖江港实现了飞速发展,建成万吨级泊位39个,其中生产性泊位22个,2010年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139万吨.但近年来,港区前沿淤积严重,船舶难以靠泊,为此需要进行专用航道的疏浚.为了研究分析疏浚方案实施后水动力变化及航槽的回淤,建立了工程河段非均匀(共分9级)、非平衡输沙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悬沙不平衡输沙方程离散的基础上对底沙不平衡输沙公式进行了模化,同时考虑了底沙与悬沙的交换,采用水流、泥沙耦合求解的模式。利用含沙量替代了水流挟沙能力,利用工程河段的实测水沙资料对其拟合并确定了计算参数;同时对底沙输沙公式、模型上下游边界的处理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实测水沙、地形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满足规程、规范要求。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靖江新港作业区进港航道疏滩方案后,疏浚区会出现不同程度回淤,其中下游新荣船坞外侧斜向进港航道段回淤最大,回淤量超过60%。建议合理选择开挖时机及方式,并进一步关注福姜沙左汊心滩移动对靖江港区新港作业区专用航道回淤的影响。

港区专用航道 疏浚工程 潮流泥沙 回淤量 非平衡非均匀数学模型

闻云呈 夏云峰 王晓俊 张世钊 杜德军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4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大连

中文

1291-1300

2013-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