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岸潮滩地面和地下过程现场观测
江苏淤泥质海岸北起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长约954公里,发育着我国规模最大的淤泥质潮滩。探究潮滩地面和地下过程,预测潮滩演变规律,对于海岸带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滩面高程观测仪为工具,结合江苏潮滩实际情况进行了仪器改造;自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对江苏中部海岸川东港南侧潮滩横剖面进行了现场实测.在潮上带和潮间带区域,共布置了10个观测点位;并在潮上带2个桩位埋设了水平标记.逐月观测滩面高程和水平标记上泥沙厚度,计算了滩面高程变化和泥沙冲淤厚度,分析了潮滩冲淤地面过程,以及包括土层压缩膨胀、植物根系生长腐烂等在内的地下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潮上带区域,潮滩地面和地下过程强度相当,月变化均在毫米量级;在潮间带区域,地面过程月变化在厘米量级,且无水生植物对滩面压缩膨胀的影响.研究潮上带潮滩演变时,需要同时考虑潮滩地面和地下过程;研究潮间带潮滩演变时,地下过程可以忽略不计.
淤泥质潮滩 演变规律 观测技术 高程变化 泥沙冲淤厚度
靳闯 龚政 李欢 张长宽 辛沛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National Centre for Groudwater Research and Train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884-892
2013-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