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沙脊中南部潮汐水道交汇水域海床稳定性分析
我国江苏海岸从废黄河口至长江口之间岸外的南黄海海域内,受黄河夺淮入海期间带来的巨量泥沙及东海前进潮波和经山东半岛反射形成的旋转潮波动力共同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以弶港为顶点、由70多条沙脊组成的辐射状水下沙脊系统。黄沙洋南水道和烂沙洋北水道是辐射沙脊中南部的两条大型潮汐水道,两条水道相互串通,交汇水域相对开敞、潮流动力复杂、水沙交换频繁.为论证交汇水域海床的稳定性,通过对实测地形和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探讨了交汇海域近年来的发展动态及在海域动力条件下海床的泥沙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交汇水域动水深与海域动力环境相适应;大、中潮期间海床泥沙起动时的流向主要为往复流,而交汇水域的”斜流期”流速较小,无法起动海床泥沙.
黄海海域 辐射沙脊 潮汐水道 海床稳定性
曾成杰 陆培东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4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975-979
2013-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