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十年中国海浪灾害特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及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性问题的普遍关注,不断加剧的极端波浪事件也逐渐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甚至有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变化和风暴发生频率密切相关,并指出全球气温继续升高会导致风暴发生频率及强度继续增大,极端波浪发生的频率与强度也可能会随之增大.中国是遭受海浪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且有人对中国海域长期表面温度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整个中国海都处于一个长期的温度升高过程中.故而,针对性地探讨中国极端波浪及其引发灾害的特性显得甚为必要.将在许富祥等人对中国灾害性海浪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主要依托中国海洋公报的官方数据分析近十年中国海浪灾害特性,包括灾害的成因及时空分布等,并总结了中国海浪灾害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初步分析了海浪灾害发展趋势的可能成因.

海浪灾害 时空分布特性 损失计量 评价指标

彭冀 陶爱峰 齐可仁 王学新

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大连

中文

805-808

2013-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