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微观剩余油量化方法
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储集层中剩余油的多少、微观形态及其分布特征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基础条件,目前研究剩余油的方法主要包括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动态分析、密闭取芯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对宏观剩余油进行量化表征,而对微观剩余油只能进行定性分析.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首先运用密闭取芯井含油薄片激光共聚焦扫描实验和真实岩心微观水驱油实验的研究成果将双河油田Ⅵ油组微观剩余油形态分为了五种,分别为:孔表薄膜状、颗粒吸附状、角隅状、簇状、粒间吸附状,为了现场能够有针对性提出提高采收率的具体措施,将上述五种形态的微观剩余油总结为三种成因:界面力影响剩余油、微观未波及剩余油、驱替动力不足剩余油,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数值模拟研究成果,提出了微观剩余油量化方法,并对上述三种成因、五种形态的微观剩余油进行了量化,量化结果表明:受界面力影响的剩余油所占比例最大(102.71×104t),其次是驱替动力不足(59.91×104t)和微观未波及剩余油(66.86×104t),因此在优化驱剂时应以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洗油效率同时发挥作用的二元或三元复合体系为重点,根据不同微观剩余油储量结合室内化学驱替实验论证复合体系中各种单体的用量,此外,由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可以知道不同井组间不同形态、成因剩余油储量,从而,指导个性化调配复合驱剂单体具体用量,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降低化学驱经济风险.
剩余油开采 微观形态 分布规律 采收率
于春生 杨晓培 李洪生 张连锋 苏娜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18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58-64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