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本文以双河油田H3Ⅰ-Ⅳ层系为例,通过对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取芯井样品分析,利用铸体薄片、含油薄片、图像分析、荧光分析技术,综合研究了目前开发阶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微观剩余油分布及水洗特征.研究认为:H3Ⅱ、H3Ⅲ层系孔隙结构好于H3Ⅰ、H3Ⅳ;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形态多样,多呈斑块状及簇状分布,图像定量分析结果H3Ⅲ层系含油率较H3Ⅱ、H3Ⅳ高;含油孔隙类型分为粒间孔内含油、溶孔内含油、杂基内含油、定向颗粒微孔含油四种;岩石粒度偏细的含砾细砂岩、细砂岩为主的储层是挖潜的重点.

剩余油 分布规律 孔隙结构 沉积相带 图像分析

张燕 王琦 王纪云 安俊睿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国内会议

第二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65-69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