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周期注水技术的探索

在全面分析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周期注水现场试验资料的基础上,论证了缝洞型油藏开展周期注水方式的适应性,探讨了缝洞型油藏周期注水增油的机理,初步总结了在周期注水初期阶段的合理注采参数.研究认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具备实施周期注水的主要地质和现场条件;缝洞型油藏周期注水驱油机理与常规油藏最大的不同点为:缝洞型油藏是在岩溶管道和大尺度裂缝通道中产生不稳定管流和耦合流动,动用弱驱替通道、分支管道盲端、相连裂缝带中剩余油;缝洞型油藏转周期注水最佳时机为:在常规注水受效的中期(受效稳定或波动),含水率25%~70%.在周期注水初期阶段最佳注采参数为:注水周期从16天增加到20天、停注周期从16天递减到12天,注采时间比保持从1逐渐增大到1.8较为合理;周期注采速度比从2.28逐渐下降到1.5左右,能提高转周期注水后的有效率和驱油效果.

油藏开发 油层注水 耦合流动 采收率

李小波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国内会议

第二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92-98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